大明国师 第382节(2 / 5)

加入书签

但这些东西并没有被全部摧毁,民间自然还是存留着的,经过随军的兵仗局、兵器局工匠的研究,相关用以批量制造的图纸,已经被画了出来。

接下来,就是试制的事情,以及如何更好地降低制造成本,保障使用寿命和部件合格率等事情。

说实在的,不管是姜星火还是郑和,当看到他们在狱中提到的每一件事,都开始真正地变成现实的时候,都产生了一种如在梦中的不可置信感,只是不同的人,这种感觉的强度并不相同。

但哪怕是姜星火,也会有置身于历史洪流中的错位感。

当然,他的感叹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繁忙的诸多现实事务,很快就让他没时间胡思乱想了。

姜星火的声音渐行渐远,而唐音却只是充满不解的茫然。

她不理解,姜星火究竟在做什么,也不理解什么是手工工场,更不理解这个天下,除了大明和周边的国家,还存在着些什么。

唐音第一次觉得,这位年轻的国师,似乎看到的东西和眼界,不仅跟她远远不同,甚至她心中一向目光远大的教主,都完全不可与之相比。

一丝对姜星火口中未来的好奇,在她心中死念的余烬中悄然燃起。

唐音忽然想活着看一看,这个她完全无法理解的人,究竟要改变、建立,怎么样的新世界。

考察大黄浦过后,面临的事情便是大黄浦新城的建立,以及手工工场区。

这种需要统一规划和大批资金的事情,当然不能指望松江府乃至上海县的地方来办,更不可能指望那些商人来办。

所以,姜星火在出发之前,就给永乐帝上了奏折。

奏折的内容也很简单,请永乐帝派相关专业官僚和皇家人员,来处理新城的建造以及手工工场区的筹资建立事宜。

——————

姜星火自知恐怕无法抓住白天宇这只老狐狸,但却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

所以在下令依旧要严加搜查城内抓捕白莲教徒后,又留下了很多人手,方才启程顺着吴淞江西进。

在出发之前,姜星火实地考察了大黄浦周围是否适合种植棉花,并询问了孙坤、叶宗行等人,如何修建足够的水利设施、如何规划支流的走向,用以灌溉棉花田以及催动水力大纺车的运行。

姜星火在诏狱里就讲过,元代时期,水力大纺车在中原大面积流行使用,是到了明初才被老朱禁止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