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骇人的见面礼(1 / 3)

加入书签

希尔伯特认为,这两问的答案都是‘是’。

但是有个叫哥德尔的年轻人立刻打了这位数学大师的脸,他的证明过程很复杂,但是结论很简单,那就是:如果数学是一致性的,那么数学将是不完备的。

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这种自动机,你只需要给它一个初始状态和变化规则,它可以无限的自动变化下去。说到底,他所创造的世界,是在创世之前,将所有的参数全部设好,让这个世界按照这个程序运转下去。

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推广到一个世界,这个系统的复杂程度将是呈几何级数递增,那岂是那一百点基础神力能罩得住的?

更何况,东方源并不明白,每一个气泡具体是什么因,那又如何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果?

所以,他的第一次创造的宇宙,仅仅自动推演了一步,还没有成型,就毁灭了。

东方源摇摇头,‘砰’的一声,将‘创世录’合上。

希尔伯特空间的时间速率与现实并不一样,现在时间已是午夜,东方源不仅推掉了午饭,还错过了晚饭,他想问问弗雷德有没有宵夜,但是在庄园转了一圈并没有找到他。

“也许他已经休息了吧。”东方源这样想。

整个庄园竟然只有他们两个人,安静得可怕,初夏的微风拂过,东方源却感到寒入骨髓,身子骨打了一个激灵,跑回了自己的卧室。

默默的坐到床上,东方源手中依旧捧着那本‘创世录’,回忆他在希尔伯特空间创世的过程,头脑里依旧在思索着,自己为何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内,丧失了那么多的神力,最终还创世失败。

创造一个‘奇点’只需要一点神力,如果某个创世者想完全靠自己创造一个宇宙,一般会选择这种方式。这也是我们所身处的宇宙的起源。这种宇宙在微观上是随机的,间接在宏观上决定了世界的多样化。

自嘲的说:“东方源啊东方源,你真是无知者无畏啊,连创世神都不敢尝试的方式,竟然想都不多想就开始创造了,没有弗雷德,今天该怎么收场。这以后可得注意了。”

“呵呵...”东方源突然想起了一个有趣的数学史话:

数学家希尔伯特曾经有著名的23问,其中的两问是这样的:

1.数学是不是完备的,说穿了,就是世界上所有的命题、公式、定理,是不是可以用一组有限的公理证明或证伪。

2.数学是不是一致的,说穿了,就是数学在宇宙的任何地方,在火星人手里,在那美克星人手里,在蚂蚁手里(如果他们真的懂数学的话),是不是都是一样的东西。当然,如果蚂蚁算出来1+1=3的话,数学就不是一致性的,除非在蚂蚁的意识中,3这个符号其实代表着2.

但是弗雷德并没有建议创造‘奇点’,据他的话来说:‘奇点’是否爆炸,何时爆炸,是一个微小的概率。更加关键的因素,‘奇点’爆炸后,充满了变数,而量子力学更是大爆炸产生宇宙这个过程本身的支柱性理论之一。

如此一来,作为否决了普朗克长度,否决了量子力学的宇宙,自然不可能由‘奇点’大爆炸而诞生。

创造这种宇宙,沸腾的因果气泡,将是唯一的开端。但是,因果律岂是那么好把握的?

每一个果,它所被决定的因,可能有无穷个,而每一个因,又可以决定无穷个果,而每设定一个因果气泡,就要耗费一点神力。

东方源想起了一个复杂标准系统--元胞自动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