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秋,落花逐水流 第23节(1 / 3)

加入书签

刘彻此时心怀惴惴,栗太子算个实厚人,向来民望甚高,当年负罪行来长安,江陵百姓相扶而出,见王所乘车轴断裂,泣曰:“吾王不返矣!”

可见其人声威之高。

朱批落下,皇帝眼底情愫复杂,案前烛台上那支红烛,陡然黯了一分,映的皇帝眉色愈浓……

第24章 金屋无人见泪痕(9)

杨得意是个忠仆,皇帝吩咐的事情,总是能做到一等一。陈阿娇也算是沾了光了,外人眼里,她这个“废后”失宠许久,前后头看顾都不肯给好脸色瞧的,踩低捧高么,最要捧的,当然是承明殿那位。——圣眷隆着,又得了胎,虽说前遭一骨碌连生卫长、阳石、诸邑三位小公主,但凡事能生么,总好过不会下蛋的母鸡,难保下一胎,不是龙子哟!

宫里老嬷嬷掩嘴,别有深意笑说:“这可不知是福是祸——娘娘,不是奴嚼碎嘴,偏说道旁人——陛下未见得是真心待承明殿那位,这可怎说?承明殿那位承宠时,可是没出月子?这可就怪啦,皇帝陛下当真是不教人好活啦!”言毕,丝绢捂嘴,嗤嗤的笑。

可真叫人害了臊!

阮氏因答:“哪成想呢,你这样一说,倒也是,前遭西宫别院那位张氏,便是女科治不利索,好好坏坏的,就这么不经敲,偏生儿走了——陛下若真疼承明殿那位,怎这样赶急了又叫她承恩?怪哉怪哉!”

说道归说道,打承明殿那边儿,礼仪上头都得是撂齐全的,恭贺的,送礼的,亲去瞧的,总要沾沾卫子夫的喜气,再难耐,也不能教人在礼数上头说叨。

因此,美人阮氏,自然也涌入掖庭恭贺大潮中,行去贺喜的宫妃不免在背后说一句:“那诸邑才多大?这不,肚里又揣了一个!”

但杨得意不同,好歹御前伴驾这么些年,眼色还是会看的,皇帝待谁好,待谁不上心子,他一眼都能望个清清楚楚,能躲过他的眼么!料着将来恩宠,这“废后陈氏”可还有的瞧,皇帝待她还存着几分薄情,她好端端地哄侍好了皇帝,前途锃亮!可惜了这么个美人胚子,性儿太倔,半句软话不肯说,皇帝么,哪能没些个贴心底儿的宫妃、美人,时时伴着的?寻常百姓家男人皆是三妻四妾,况乎皇帝!陈阿娇先头不懂事儿,非争的面上不好看,皇帝也下不来台,先冷着她些日子,杨得意思忖着,皇后翻手后宫的机会,总还会有。

皇帝么,哪能被婆娘子管的严严实实,幸个宫妃还得看中宫的脸色?传出去,还不叫满朝臣工看笑话!

酸酸涩涩的,总是女人味儿!

皇帝熬了几宿没睡,前线军报频传,得干的将领亦是远赴北疆退匈奴,朝中能人少数,那陈午在临江王的地面上敲出些许动静来,诸臣竟拿他没法儿,皇帝亦不愿闹的太大,毕竟这位“岳丈”,又是自个儿“姑丈”,帝王家家丑,自是不同寻常百姓家,彰显是祸。没的让满朝臣工看笑话。

皇帝撂不下这个面儿。

因此御批务必生擒陈午,留个活口,再有,皇帝心里亦是拿不了个准头,他那位岳丈,既打了临江王刘荣的旗号,这样张扬,料必那刘荣可真在世上?

这也说不准,栗太子薨逝那年,他年岁不大,却也还记得,宫里宫外,皆有传言,刘荣未死,去了哪个隐士高达的去处,修作神仙似的人。窦太后当初为解陡失庶长孙之痛,亦不禁“谣言”,随他们去说,好似说的多了,那刘荣可真去做了神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