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人升上云巅,一人坠入深渊(2 / 4)

加入书签

后面很快也唱完了。

最后一句则由殿试主考官赵祯,亲自开口:“赐狄进等一百九十七人及第,一百三十七人同出身!”

一甲一百九十七人,进士及第功名,二甲一百三十七人,同进士出身功名,于此诞生。

共三百三十四人。

后世明清,将殿试分为三甲,第一甲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仅三人,直入翰林院,与二甲同为进士出身,三甲为同进士出身,二三甲进士需要通过考选庶吉士得入翰林。

但宋朝时,每科所分的甲数,还有每甲所取人数皆不固定,有二甲、三甲甚至最多五甲。

今科就只分为两甲,念完前十名,王曾就将名单交予另一位考官,由他来诵读。

后面的也简单了些,只报姓名和籍贯,于是乎,狄进很快听到了包拯的名字。

“三十一名,包拯,庐州人士;”

当狄进稳步上前,进入大殿,就见诸位宰执大佬,也纷纷抚须而笑。

实际上,为了显示对国朝士子的重视,都是由宰相唱名,有时候是首相,有时候是次相,都很正常。

但谁让王曾也是连中三元的三元魁首呢!

三元魁首唱名三元魁首,可是一段传世佳话!

此处当然不能胡乱开口,狄进恭敬一礼,站在礼官指示的地方,默默等待。

对于包拯,狄进其实完全不担心,这位也是稳如老狗,要知道包拯用的还不是西昆体,只是文风不似欧阳修那般锋芒毕露,让西昆体的考官不厌恶,因此排名一直不低。

他真正担心的,倒是公孙策。

所幸这回没有等到倒数第三,甚至没有等到三百名,就听到了公孙策的名字。

“两百九十七名,公孙策,庐州人士;”

狄进暗松一口气。

“天圣五年进士科第二名,王尧臣,应天府人士,年二十五;”

“天圣五年进士科第三名,韩琦,相州人士,年二十;”

……

不多时,王尧臣和韩琦一左一右,站在了狄进身后,今科两位榜眼也入殿了。

但他们并不是第一甲的全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