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钢铁行业,镇南关的难题(1 / 3)

加入书签

这一改造,就是大半个月,直到赵鼎一行人来到镇南关。

队伍中的马车已经改造了近千两,这些可靠性高,舒适度高的马车已经成为队伍中的香饽饽了。

以往马车颠簸难忍,兵士们宁肯将铠甲刀枪丢在马车上,自己步行。

而且生产出来的钢铁质量又好,数量又多,若能实现,恐怕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还能大量贩卖。

就像二锅头一样,成为一座日进斗金的金山。

钢铁是这个时代最具含金量的科技产品,小到锅碗菜刀,大到刀枪甲胄,无不需要钢铁。

晋楚两国的科技水平是天下间最高的,钢铁的价格只有铜的五分之一,尚不能满足所有百姓的需求。

而南蛮、胡虏之地,缺少铁矿和冶铁技术,所需钢铁只能向晋楚两国进口,听闻钢铁的价格是白银的一半,一口大铁锅甚至能换一头肥羊。

工匠们如实回答。

“殿下,打造这些减震器要耗费大量人工,消耗无数的钢铁和煤炭。”

“其中弹簧一物,精密十分,非得是上了年纪的老师傅才能做出来。”

听到这番话,赵鼎陷入沉思。

缺少工匠,这他也没办法,只能依靠现有的工匠营制度,以老带新的办法,慢慢培养新的工匠。

但铁矿的开采和铁矿的冶炼都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镇南关乃至岭南显然不合适。

即便赵鼎一直缺少钢铁,他也不打算现在就想办法弄出炒钢、高炉炼铁技术。

“那就慢慢做,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尽快改造马车。”

“这些加装了减震器,包裹了铁皮的马车,说不定日后会有大用。”

赵鼎只好放弃迅速改造的想法,令工匠们慢慢改造。

至于木炭,这事也好办,大量动员百姓砍伐树木,烧制木炭即可。

反正这年头又不查环保,山林水泽虽属国有,可有自己这位驸马担着,谁敢来查,谁又敢来阻止?

唯独钢铁是个麻烦事。

前世训练之余看小说时,赵鼎曾经了解过炒钢法、土造高炉炼铁。

这两种技术的实现难度并不高,以晋楚两国的科技水平完全能做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