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汴河边上(2 / 2)

加入书签

来纪云心领神会,不再说话。两人结过账,那些党项武士仍在饮酒聊天。乐异扬与来纪云起身离开客栈,藏在一个角落里,静静地等待他们走出来的身影。

酒过三巡,那几个人陆续离开客栈,摇摇晃晃地出来。乐异扬和来纪云悄悄地跟在他们后面,走了几条热闹的大街,来到汴河边上。

汴河在秦朝时期称为汳水,发自京城浚仪县。晋国初年,高祖皇帝石敬瑭迁都开封之后,下令开济州金乡来水,西受汴水,北抵济河,南通徐沛。这里往来商贾云集,楼阁临江而建,竟然绵延数里之遥。

这些楼阁多是青楼别远。每家门口都站着数位衣衫艳丽,浓妆淡抹的风尘女子,他们见有人前来,都在延手招揽客人。那些党项武士全不顾她们的搭讪牵扯,一直走到最靠后的别情楼下。别情楼修得金碧辉煌,里面灯光明亮。楼下车水马龙,游人如炽。别情楼下同样站着一个握着花扇的女子,这女子约莫二十一岁,长得清秀俊丽,后面跟着两个彪形大汉,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五花色的大袋子。

别情楼大门两边分别立着一块白色幔布,上面写着大唐才子杜牧做的两首诗句。其一为《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其一为《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两首诗皆是杜牧在扬州做幕僚时的生活写照。杜牧中年生活失意,飘荡江湖,纵情青楼,迷恋佳人。而今的开封府与当年的扬州城不相上下,同样是繁华艳丽。汴河沿岸数里,妙龄佳丽数不胜数,居首之人,当数别情楼中的翠心姑娘。

那人递过一碗酒,说道:“乐兄弟,此酒味烈,不知能否饮一杯?”乐异扬接过酒碗,一饮而尽说道:“果然是好酒梅大人,这顿酒就我请了。”

这个梅九通刚过而立之年,平时在开封府是出了名的慷慨,此时见眼前这个少年如此热情,便道:“那好,大哥就不客气了。”说完,梅九通连饮三碗,道了一声:“后会有期”,然后大笑而去。

来纪云在一旁默默地坐着,等梅九通走出大门,这次说道:“扬哥哥,这个梅九通是公门之人,而我们是江湖中人,向来进水不犯河水。”乐异扬笑道:“此人如此放浪形骸,倒有几分侠士风范。”

两人正津津有味地品尝开封的美食,突然看见几个携着大刀的人走进客栈。那几人一进门就大声嚷道:“小二,你们这里有什么好酒好肉,全都给我拿出来。”那店小二忙跑过去,看见几人手中的大刀,小心翼翼地问道:“几位大爷,你们请上坐,小的这就去给你们安排。”说着将他们引导刚才梅九通的位置。

乐异扬与来纪云低着头,只顾自己吃饭,并不理睬那些人。

;

手机用户请浏览 <a href="http://m.bqg8.cc" target="_blank">http://m.bqg8.cc</a>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不一会,从楼上楼上走下一人。那些人急忙招呼他过来。

那人坐定后,其中一说道:“不知将军是怎么想的,我们几十个人,愣是被分得七零八落。”楼上下来那人回答道:“将军心中有数,目标太大,容易被发现。刚才好险,差点被一个捕快发现了行踪。”那几人说道:“大哥说的对。那个捕快爱管闲事,以后碰到千万不能放过他。”这人示意众人安静,说道:“先不管这么多,反正咱们有的是钱,今日先吃饱喝足,再去别情楼喝几杯。不过别情楼的翠心姑娘只卖艺不卖身,真是可惜了。”那几人笑道:“怕什么,到时自然有法子。有钱能使鬼推磨。哈哈哈。”

店小二见这几位都不好惹,急忙吩咐厨房赶做一大桌酒菜。众人大吵大闹喝成一团。

乐异扬与来纪云将众人的谈话内容听得清清楚楚,两人对视一笑。乐异扬回过头,望见他们身上的打扮,发现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些人。来纪云见他所有所思,问道:“扬哥哥,你在想什么?”乐异扬回过神,用筷子在桌子上面写下“拓跋济予”四个字。

来纪云露出惊讶的表情,将头靠过去,轻轻说道:“这么巧,居然在这里遇见他们。”乐异扬用脚碰了碰她,示意她不要暴露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