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生存指南 第124节(1 / 5)

加入书签

有了煤矿,冶炼金属和烧制陶瓷就会便利高效得多,以后要在安国全境进行改革也便有了仰仗。

裴凛之在江州与湘州一边练兵,一边屯田,为当地百姓修路修水利,积攒了不少好名声。

由于江州与湘州采用了新稻种,粮食产量大幅提升,但赋税却减少了,百姓终于相信新来的官府不同于以前的官府,他们是真的为老百姓着想的官府。

因此当官府提倡他们多垦荒、多种茶、多种棉花时,他们都积极踊跃地参与配合。

甚至当官府在当地募兵时,有很多人主动报名参军,因为只有将建业城里那个暴君推翻,他们才能真正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关山率军打下永嘉郡之后,并没有贪功冒进,而是在永嘉郡按兵不动,一边修建工事,一边等待安军主力前来。他的目的便是牵制安军,给裴凛之争取时间。

安军主力一来,他们也不正面迎战,马上便撤回到易守难攻的晋安郡。

安军主力攻不下晋安,只好又退回永嘉去。

关山安排斥候密切监视着安军的动向,安军一撤兵,他们便又打回永嘉去。安军只好又折回来,来来回回,双方就这么僵持了下去。

僵持过程中,关山也不闲着,命将士们开垦荒地,修建水利,种起了水稻、蔬菜和棉花,开始自力更生,尽量减轻后方的供给压力。

到江州的第二年,裴凛之手头的兵力便扩充到了十万。

到江州的第二年,裴凛之手头的兵力便扩充到了十万。

江州的一切都发展得很顺利,唯一令裴凛之难受的是他跟萧彧分开太久了,除了鸿雁传书聊以慰藉,就只能在梦中见他了,这种分别令他备受煎熬,他多想赶紧打完这一仗,早点见到萧彧。

等待萧彧的信现在已经成了裴凛之最大的期盼,这日他从练兵场回到营地,问亲随:“有陛下的信吗?”这两日萧彧的信该到了。

亲随说:“有信,但好像不是陛下的,我给将军放在案头了。”

安军派了几万兵力在东扬州镇守,这下就更没有余力去攻打江州了。

于是双方竟就这么和平地对峙着,很少再起战事冲突。

萧彧想起江州是个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便命工部去江州勘探矿产。

这一勘探,还真给他们找到不少矿产,有煤矿、铜矿和金银矿。

还在鄱阳郡境内找到了优质高岭土,用它烧制的瓷器以后会享誉天下,看样子瓷器的发展要直接跳跃几个阶段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