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偶(2 / 3)

加入书签

小枯并非村里三十三家之一,作为半年前才搬来的外人,她住在村里北角,她家新盖了一间青砖小宅。

窗棂是上好木头,砌墙的泥里混合糯米汁,整整齐齐,严丝合缝,这样一间小宅,在偏远小村里已十分稀罕,惹人眼红,好找的很。

此时,赵孟在小枯家门口徘徊,不知该不该进去。

“汪汪汪,汪汪汪汪……”

上个月你害了风寒,夜里高烧不退,是皮二那个混子去找的大夫...啧,为了这个,我之后被那遭瘟的折腾祸害成什么样子......

你个小杂种......没良心的,”

小名叫阿吉的孩子,听着吴媚娘不择言的骂声渐渐变成哭声,他低着头一言不发,死死抱着那只拳头大的彩色人偶,一双干净的眼睛,冷冷的看着,抿着嘴无声无息,默默记下一个新名字。

阿吉年纪还小,不太懂事的,但他能清楚记得,每次有本村或邻村的陌生男人,被他娘带回家,他娘就会像撵狗崽子一样把他撵到小屋去睡。

第二天家里就会多出一袋米,一匹布,一筐鸡蛋,或者些许铜钱。

吴媚娘将赵孟叫到跟前,神色和语气都很诡秘,悄声道:”

你听吴婶跟你说,刚刚那女人是不祥之人,我远远瞅她来了,就早早躲进屋里,不敢出来招惹,生怕祸害到我家吉崽子身上,没想到你这小子一年不出门几次,却倒霉被她碰上,你别看着漂亮,就迷了心窍,千万离远点,她和她家那个老不死爷爷,可都不是啥正经东西嘞…活该他们……”

妇人脸上擦了很多脂粉,厚白一层,嘴唇俗红,身子丰满,头发上满是浓浓的刨花油味,背后说人闲话滔滔不绝,嘴脸粗鄙可憎。

赵孟对小枯戒备而恐惧,对吴媚娘这种女人更加不喜,因此只是不冷不热应付几句,吴媚娘做了好几年保媒拉纤,看人眼色的事,马上就看出赵孟和自己不对路,便也不再多言,只阴阳怪气说了几句,”读书人金贵傲气。”“祝你高中。”的话。

然后撇嘴,扭头缩回身子,关门。

这个他该叫声娘的女人,拿去换了药,一边煎药,一边骂他杂种,骂他爹死的早,说要改嫁,泪流满面的骂家里柴太差,说浓烟熏了眼睛,就这样,年复一年。

阿吉抱紧怀中人偶,听着它时有时无的微弱心跳,喃喃的说道:“你多吃一点,快快长大,吃我的血,要他们的命。”

........

日月轮转,转眼入夜,秋风杀虫,寂静无声,一弯下弦月孤照人间。

在这里,需要说一下白甲村的格局,村民一百多人,一共三十三户,各行各业杂居,村里各家房子左右走势分布奇特,东边十六家连起来仿佛一撇,西边十七家,连起来像一捺,共同构成一个歪歪扭扭的人字,“人”字笔画相连的那一点上,建了一座庙

赵孟并不在乎一个刻薄妇人如何看待自己,也懒得说好话缓和气氛,径自回家,暂时不提。

但他不知,关上门的吴家院里,又是另一番光景,吴媚娘家小院之中铺着黄土,放着盛满水的大缸,院角堆了厚厚一摞柴,女人阴沉着脸,站在院中。

她面前站着一个六七岁小童,此刻就已换上冬装,柔软蓬松的一身毛茸茸兽皮,本该是粉雕玉琢,柔弱可爱,看五官轮廓,以后一定是个俊逸少年郎,但这孩子却骨瘦如柴,眼窝青黑深陷。

怀中抱着一个拳头大小的彩绘人偶,眼神怯怯的瞅着他娘亲,吴媚娘见他这副样子,愈加愤怒,尖声骂道:“看什么看,都是你这个小杂种不争气,让你娘在外头抬不起头来,就连老赵家那个只会读书的孬货,也敢把你娘不当人了。”

见娘亲这样子,小童怕极,不敢出声,吴媚娘见此三两步上去,掐住小童的脸蛋,阴着声音骂道:“莫非你个杂种也瞧不起我?别忘了,自从你那遭横瘟的爹死了,你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样不是我拿身子换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