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章 听墙角儿(2 / 3)

加入书签

但他们都认识到一点,把厂子设置在这里有些失策。如果设置在卫安市就好了。生产需要的大批量纸张都是从市里进回来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大都销往市里。这便多了一层运输环节加大了成本,设置在卫安市就少了这层环节。

车进对开办企业这一套是半知半解,无法考虑的那么细致,反正知道首开一家私人的小型印刷厂肯定能挣钱。陈泰对经营管理一套也不懂,就是盲目崇信车进,只要车进说能成,他就有胆子干。

不过,运输环节上可以采取送货返回来顺便进货,就能节省一部分。而按现在的状况看,就是不节省印刷厂也算搞成功了,而设置在市里,招聘人员的工资要比县里高一些,也算各有优劣吧。

车进到了后边,静悄悄的,女流氓们住的几间屋子都拉着窗帘,三顺子胡敏住得房间窗台下还有一辆破自行车,看出安四昨晚留宿在这里。

他开饭店想要挖牛师傅,因为把女流氓都拉入伙了,她们比他还心急呢,就积极给他办这件事。

等到七七踢腿的时候,他也跟着踢,可人家七七很轻松地踢过头顶,他踢倒与胸齐还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倒。把七七逗乐后,告诉他先必须压腿,他试压了几下,腿弯有点疼,也觉得没什么意思,借口要看看后边的印刷厂就溜了。

最后的一处院子里是印刷厂,以前与这边相通的是一间多房宽的过道,这次在那里用砖墙垒起来了,中间留个一个小门。小门平素锁着,这边和那边都都打开,这边的钥匙就在七七妈屋子里的墙上挂着,车进取了钥匙就过去了。

实际上,他是想看后排女流氓们有几个人在,起了没有。起了就与她们戏逗一会,至于到印刷厂真是个幌子。

印刷厂前些日子已经基本算建成,已经开始生产。投资的规模没有当初预计的多,除了张凯送给陈泰的五千元,车进又投入不到五千元。这原因是搞得简单了,只印刷信纸、稿纸以及学生用的学习本之类,都是那种排版中没几个字的活儿。

这时候的印刷还都是铅字排版的,如果印刷文章之类的,需要的各型号的铅字要非常齐全才行。县里的印刷厂有自己的铸字机,铸字机倒不是有多贵的,但铸字用的铜版铸模买不起啊。汉字不是那没几个的英文字,单字就好几千,且还有不同的字体,不同的型号,如果要配齐了,那可是了不得的投资。

安姐与胡敏与安四关系特殊,她们开口劝安四最合适。但她们也得先为安四指点出路,只有安四有一份正当的事情干着,才能让安四把小吃店关了。

所以陈泰跟车进一提这事,他一听就没敢张罗搞那个,就定下先搞没多少字的信纸、稿纸、白皮笔记本和学生的学习本。需要的那些寥寥无几的铅字,陈泰可以预先找厂里的铸字工或排版工要一些。

这样就简单了,只购买一台印刷机和装订机就行了,投资少,用的人也少。陈玉珍的父母和哥哥先一齐上阵。然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加人。

买到印刷机、装订机之后。储备了所需的各类纸张。一家三口就开始干了起来。陈泰是印刷厂的老职工,所有工种都干过,且是技术不错的多面手,制作出来的信纸、稿纸和各种学习本,质量好还成本低,大多都推销给市里的顾凡。顾凡很满意,让他们加大生产量,顾凡在市里给推销。

加大生产就得加人。人员有陈泰单位里退休了的老同事,一天给三元这些人就干得很欢,腾开陈泰的身子就能主管全局。从生产起来的十几天看,效益很不错,陈泰准备增加一台印刷机和一台装订机,专注就搞这种不需要多少字的写字本之类的。

车进也很赞成,并讲了一些后来那种漂亮又高档的各类笔记本、记事本,对陈泰很有启发,决定生产稳定后逐渐开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