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这文章写的不错,也帮我写一篇给淮(2 / 3)

加入书签

说实话,陈墨的人再次找到他的时候,陈铭内心是很忐忑的,虽然陈墨放出消息说不追究他的罪责,还要重用他,但陈铭哪真敢去陈墨的手下做事。

就当所有人以为他要继续上进,进士及第入朝为官的时候,陈铭却跑去龙归山隐居了。

龙归山,是数千年来无数贤能隐居的地方,因有百姓看到有龙飞了此山中,便有了龙归山这个名字。

陈铭隐居龙归山后,号丹青居士。

不过刘计却有些看不上陈铭。

什么隐居,不过是学他那位大儒爷爷养望罢了。

讨论完军情后,陈墨向刘计和赵良,了解了一下关于陈铭的事。

而粮仓和武库都算是重中之重,淮王肯定不会告诉太多人的,刘计自然也就不知道了。

“如此看来,这淮州我是吃定了。”

书房中,陈墨正在与孙孟、刘计、赵良三人议事。

淮王在淮州经营许久,有极高的威望,淮州的世家大族甚至是百姓,都心向淮王,陈墨若驻守淮州,武力掌握很简单,但想要像经营虞州、麟州一样,就有些难了。

因为陈铭的爷爷也到龙归山隐居过,先帝得知后,亲自下了一道圣旨,请陈铭的爷爷入朝为官,日后方才成为一名大儒的。

但刘计看不上归他看不上,可像淮王这种大佬们,偏偏就喜欢这种隐居的山中大才,连请了陈铭两次,才将陈铭请出山的。

之后,陈铭就长居在淮州城了。

说完间,外面响起了罗勇的声音,说陈铭已经带到。

陈墨让刘计、孙孟先下去,他要单独见陈铭。

这可不是陈墨未穿越前的大数据时代,信息的传播,是得靠人力的。

“居士,这边请。”罗勇带着陈铭,朝着武关县衙的书房走去。

要不然,就算是真的陈铭主动写的,再无人推波助澜的情况下,短时间不可能传播的这么广。

大儒的孙子,刘计和赵良自然是有了解的。

陈铭,从小就展露了超乎常人的才能,十三岁便考中了秀才,二十岁不到,又考中了举人,写了一手好文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