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盐务改革(3 / 4)

加入书签

“以前的朝代,大部分不是朝廷负责制盐,是商贾、豪门等,看到盐有利可图,利用自己的家奴大量生产。”

“我们的开中法,利于军队,不过这样会少了盐税,或者卖盐的收入,又会导致盐价上涨。”

他慢悠悠地说道。

朱允炆问道:“我们把产盐的权力,下发给那些豪门、商贾,不可行吗?”

“陛下想要的,是盐税,和卖盐的收益。”

吕氏就说,这些她不懂,可以去找黄子澄等人,商量应该怎么办。

“皇长孙放心,这件事,包在我们身上。”

黄子澄马上说道:“户部侍郎郭任,是我们的人,他早就从郁新那边,知道陛下要做什么,还得到一些内幕消息,现在盐务改革,最重要的问题是制盐速度跟不上,生产的盐,还不够百姓用。”

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能得到改革首功。

朱允炆对这些,完全不懂,问道:“我们大明制盐速度很慢吗?我们的技术,都是沿用以前的,那么历朝历代又是如何做?”

黄子澄分析道:“如果把权力下发,刚开始他们怕了陛下,可能还不敢偷税瞒税,但时间长了……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朱允炆认真想了想,确实是个麻烦。

要将其解决,还不容易。

“我有两个方向,第一是改进制盐的方法,第二是改变制盐的制度。”

“根据郭任说的,确实很慢,产出的盐不多,市面上的盐少了,盐价高涨,而增加大量的人去产盐,陛下又担心农耕荒废,粮食产量跟不上。”

齐泰说道:“历朝历代对盐的控制,一开始是比较强势,会控制在朝廷手中。”

“但久而久之,制度崩坏,盐的制作和售卖,会下发到其他豪门望族、官员,或者商贾手中,朝廷只收盐税。”

“但盐税还不好收,商贾的还行。”

“豪门望族,或者朝中重臣手中的盐税,经常会收不上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