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开国元勋(2 / 3)

加入书签

“诶,诶,干啥呢军师。快起来,快起来。”杨林哭笑不得的想将王玄策拉起来。

可是,汉化这些夷族是需要时间的。

没个十年二十年根本看不到明显作用。

这个时候,宋曦派使者来宣召,王玄策虽然有心让杨林独立称王,但自觉也没有和中原王朝对抗的实力。

当地连最基本的武器装备,铠甲马匹都出不了,拿什么跟人家打?

他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杨林的意志了。

杨林驻地设在大理,那也是王玄策精心挑选的风水宝地,是准备让杨林当首都的。

但王玄策也认识到,要辅佐杨林独立建国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

那就是经济问题。

杨林所平定的地区太穷了。甚至比落后的益州还穷。

这些蛮夷之地,很多都还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有皇帝,自己的村长,酋长或土司就是他们的天。

如果杨林就是不服管,那还有办法。毕竟,杨林的亲军还有几千人,这地方还是山高林密沟深之地,战略纵深是足够的。益州如果真的派兵来剿,也没那么容易,而且他也知道大梁军一向看不起这里的蛮夷部族,会做出很多欺压当地百姓的出格的事情。只要那些夷族不服大梁管辖,这事儿还有个缓。打来打去,当地蛮夷和大梁军打出仇来,自然就会归附依仗杨林。

成立独立王国也就顺理成章了。

现在看杨林一副萎靡不振,魂不守舍的样子,王玄策暗中气得直拍大腿。竖子不可教也!完犊子玩意儿,给他机会也不中用!

可是当他听说王江王三郎竟然是张冠李戴的,杨林是大凉帝国陈长生的亲小舅子的时候,眼睛刷就亮了起来。

“哎呀,想不到将军原来是国舅爷啊!”王玄策当时就给杨林跪下,拜了又拜。

什么亓无忌,什么孝义王三哥,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没概念。他们只听自己头人和土司的。而不像中原的老百姓那样,听官吏的。

要想让他们听话,只能和他们的头人和土司对话。

在这种情况下,税收自然收不上来,你还得给他们东西收买那些头人。想征调民夫兵员,更不可能。好在杨林在茶马古道这一块还很好使,能通过马帮弄到些钱粮,用以维持着这些军队的开支。

所以,王玄策也是费尽了脑筋,头发都挠秃了。

他也想出了一些办法。比如,让那些汉地来的兵将就地屯田,用先进的耕种技术来帮助和改造那些蛮人。又让那些汉家军士和当地的少数民族通婚,借以拉拢和改造那些土司上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