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 北方大势(2 / 3)

加入书签

袁绍旗下的重要谋士郭图,在燕绥的贿赂下,更是大力谏言袁绍发兵,消灭吕布这个不稳定的祸患,扬盟主之威。

总而言之,和谋士们商量过后,燕绥觉得拿下扬州性价比极高。

“扬州田地广阔,且多是平原地区,若是一旦全部开发,那必带来沃野千里,战略潜力是很可怕的。”未来北伐东征,都有一个强大坚实的粮食基地了。届时扬州恐怖的后勤势力,一定会给北方诸侯亿点点震撼。

现在的扬州,在各路诸

侯眼里就是人少偏僻的犄角旮旯,没太多价值。

其实这时期,也只有冀州和豫州被完全开发,在燕绥治理豫州之前,北方大粮仓冀州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州。对比鲜明的是,扬州甚至到了魏晋南北朝都没开发完,一直持续到千年后的宋朝时期,扬州才跃居为最富庶的地区。

“备绝不会多说二字!”刘备斩钉截铁地说。

他有预感,跟着燕使君,绝对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甚至青史留名。招募女官,应当是使君考验自己能力的第一步。若是成功后,必然会有另一番推心置腹。他怀着一腔热血,兴高采烈地就职去了。

在刘备走后,燕绥哼起了轻松的小曲:“就当试验了,希望大宝备能给我带来些惊喜。”毕竟这些改变,可都急不得。而且,志同道合的人太少了。

在意识形态上的巨大改变,可能要指望阅读新教材的这一代新青年了。一边哼着歌,燕绥又开始誊写起了发人深省的读物,准备继续让戏志才刊登在报纸上。

霜降之后,便是种植冬小麦的时节了。荀彧、陈宫等谋士建议开春后伐扬州,所以燕绥便主张军屯大量种植冬小麦。

燕绥信心十足:“配合我手上的水稻良种,日后扬州必成鱼米之乡。”这是她的底气和独一无二的优势。

现在,能吃上白米饭和白米粥的人可是少之又少。

“既然主公对开发扬州胸有成竹,更要发动奇攻了。”郭嘉建议:“扬州各郡各自为政,且都是些胸无大志的统帅,只要连下两郡,其余诸郡必会望风而降。”

在朝扬州派遣重兵之前,燕绥也需要解除北方的隐患。她暗地里派出了荀彧,让他去同陈留太守张邈谈判。

在荀彧的推动下,被抢了地盘的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向手头兵多的袁绍求救。

扬州一带在现代极为发达,但在东汉末年,人口不多、地理位置偏僻。打下扬州不至于让天下诸侯将矛盾一致对准自己,而且因为地理位置,攻打过程中,其他诸侯难以干涉。

最关键的是,燕绥很是心水扬州,扬州地盘很大,还是种植水稻的绝佳地点。那些缺点,在她看来都是优点。地理位置偏僻,可以不用面对四面八方的敌人。若是拿下兖州,那几个方向都有强力诸侯。

人口少,那感情好,最适合安顿流民和灾民啊!不停接受流民和灾民的豫州,早晚有到上限的时候,必须要有一块新的安置地。

都说扬州穷,但在燕绥眼里,那是因为没有因地制宜。小麦、小米等作物在南方受气候温差影响产量较低。但扬州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十分适合种植水稻、瓜果和蔬菜。她一直攒着积分,就等着用于大规模种植水稻,优质的水稻种子每亩产量能够超过800公斤。届时收获,稻米不但能够养活扬州人,还能远销北方。

还有就是扬州兵不像北方兵种那么凶悍好战,背靠江河湖泊,这里的人天生是一把游泳好手。若是用骑兵和步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扬州,便能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