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得饶人处(1 / 3)

加入书签

苏秦拜谢,朗声应答道:“臣愿鞠躬尽瘁、夙夜在公,兢兢业业服务于赵国!”

赵侯见典礼的各项程序都已完成,就挥手示意群臣散朝,他自己也转身从正殿后面的大门,快步走了。

苏秦站起身来,在群臣指指戳戳的挑刺中、在一片纷纷扰扰的非议声中,离开了邯郸宫的正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之地。

苏秦回去后,就坐在大堂之上,想着刚才的情景,苦思化解赵国群臣敌对之意的办法,他想了很久,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思路,就暂且将此事搁置下来,先开始处理政务。

就这样一连忙活了五天,苏秦一直对拜相当日发生的不愉快,耿耿于怀。他在做事之余,老想着如何应对赵希等人。

赵侯祭祀神祗礼毕,他从身边宦官的手中取过了丞相之印,走到苏秦的身前,将大印递给苏秦。苏秦也挺直了身体,双手平伸出去,态度恭谨地从赵侯手中承接了相印。

可是,就在此时,大殿中站立在右侧观礼的队列中出来一个三十五、六岁的赵国宗室公子,他姓赵名希,只听他朗声说道:

“臣等以为君侯庄严肃穆,所拜之相定是赵国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不料丞相人选原来是浪荡无稽的苏秦,我们真感到羞耻。还请君侯三思。”

赵希突然站出来,发表了一通反对之辞,弄得赵侯在众大臣面前下不来台。今日正值拜相大典,赵侯觉得自己如果当场发作,未免有失体统,也破坏了隆重场面和原本愉悦气氛。

他压住了心头的一腔怒气,就当作没有听到赵希的言辞一般,将相印稳稳地交给了苏秦。

可是,每当他想到那些人冥顽不化的态度,以及强烈的反对情绪,顿时觉得此事很棘手。

这天下午,肥义抱着一堆文书,来请苏秦过目,苏秦让他将文书放在了几案上,顺便询问了他最近忙些什么,肥义就将自己的差事报告了一下。

苏秦看着肥义,总觉得自己有一件事情要问他,但是一时想不起来,所以,就与肥义随便聊着,名义上让他汇报政务,其实是在努力地思考着要问的事。

苏秦当时也惊愕不已,他发觉赵希早不说晚不说的,正巧在交付相印的时候来这么一番,看来,他正是利用大典上赵侯不便发怒的时机,故意激起赵国群臣对自己的不满,也正可以给拜相典礼添个堵、抹块黑。

苏秦刚才一腔志得意满的欣喜,在听到赵希的反对之声后,顿时减弱了很多,他预感到在这个职位上今后会面对很多困难。

赵希进谏之后,发现赵侯和苏秦都没有搭理他,他没有达到预想的大闹典礼的效果,他思忖着是否要把事情闹大。

后来再一想,自己闹又能闹到哪里去,赵侯已然是下定了决心,除非是冬日打雷,夏日飞雪,否则,谁又能阻止得了他。赵希又悄无声息地回到了班列之中,但此时,正殿中的群臣已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赵侯见场面开始有些混乱,不愿在这种场合再生事端,于是即刻宣布拜相大典结束,责成苏秦行赵国丞相事,协理赵国大小政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