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结缘宗室(1 / 3)

加入书签

还好张仪并没有表现出生气的样子,他脸色不变,回道:“高大夫所料不错。我整日里在这里无所事事,确非本意。”

高胜心下稍安,于是就接着问道:“那前些时候我们说起的联姻之计,不知张先生怎么看,是否可行呢?”

高胜这句问语也很直接,人家张仪的妻子已然离去,心中难过的劲儿也许尚未全然退去。如果张仪念念不忘,岂不是在他的伤口上撒盐,更激起了张仪的反感。因此上,高胜也紧张地观察着张仪的反应。

张仪看了一眼高胜,脸上毫无表情,他拱了拱手,回道:“那就有劳高先生了,我随遇而安,怎么着都可以。”

高胜听后,彻底地放了心。张仪没有反对,说明他已走出了姚玥出走带来的阴影,将心思重新放在了事业上。

张仪独守在高府的客房,面对着空荡荡的偌大房子,心中格外凄凉和彷徨。他整日茶饭不思,身体急剧消瘦了下去。

起初张仪总是无精打采的,直到半个多月之后,他才缓过一些精神来,人也稍显活跃了一些。苏代夫妇经常过来探望,陪他说说话。

后来,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些笑模样,然而那种笑意并不灿烂,而是将内心的苦痛深深掩藏之后,强作出来的欢颜。

高府的主人高胜也时不时地来看望张仪,劝他重新振作起来,张仪不置可否地笑笑,不以为然。

高胜心中没了谱儿,他见张仪夫人姚玥已经东归,他现在是孤身一人,完全符合了在秦国结亲的条件。然而,他拿不准张仪的心情,担心自己再提及联姻之计,惹得张仪不痛快。

高胜点着头,说道:“那张先生且在等待几日,我这就向樗里疾公子提出请求,看看他做何安排。”

张仪躬身拜伏,深谢道:“高大夫对张仪的恩情,张仪铭记在心。你不仅不反感我长久地闲居于府上,还为我的入仕奔走操劳,很令张仪感动。俗语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张仪不才,如果有一日一展鸿途,定当不忘回报于高大夫。”

高胜急忙摆了摆手,说道:“咳,张先生过虑了。我哪里图得什么回报,咱们相交朋友一场,相互都有帮忙地方,何劳挂心。”

高胜于是就再去找女婿和女儿问计。苏代和高妍都认为:姚玥既然让开了张仪身边,张仪即便不能忘怀,但是未必会反对。因为张仪如果反对,那姚玥东归还有什么意义。

苏代和高妍都鼓励高胜,不妨痛快地向张仪提出在秦结亲之事。有了女婿和女儿的肯定答案,高胜心中有了一点信心,于是就在一个晚上去找张仪,探询他的意思。

高胜敲开了张仪的屋门,在张仪的相邀之下,坐在客席之上,两人先闲聊了几句。高胜后来就提起了联姻的话茬。

高胜小心翼翼地问道:“我猜想张先生不甘屈尊于我高府之中,就此闲散度日。不知我的料想对还是不对?”

高胜问出这句话来,长舒了一口气,因为如果张仪本无意出仕,那自己岂不是话里话外有了赶人走的意思。高胜说完后,忐忑不安地望着张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