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魏国变天(2 / 4)

加入书签

司马昭走过来,呈递了一份文书,说道:“父亲,我已经打听到了,凉州所有的新盐交易背后的靠山都是我们那位大将军。”

曹爽还礼:“诸公心情我能理解,陛下驾崩,贼寇逞凶,国朝危机四伏,以后爽还要仰仗诸公,大魏社稷还要仰仗诸公。”

司马懿则为太尉。

司马懿接过文书,看完后,叹了口气说道:“现在朝堂上下有不少官员都参与和蜀人的交易,非我能阻止,随他们去吧。”

接下来,曹爽与司马懿一同迎来新帝,随后操办曹叡的葬礼。

对曹爽谦让的礼辞,众人无不点赞。

只是,现在新帝刚继位,曹爽和司马懿之间的矛盾尚未显露出来。

等曹爽到的时候,孙资和刘放率先迎过去:“参见大将军。”

甚至曹爽被拜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也是公开宣布的事。

“恐怕由不得父亲了。”坐在对面的司马师冷静地说道。

例如燕王曹宇,就明确反对于蜀人贸易。

但没想到曹叡这么快就死了。

曹宇没有被任命为托孤大臣,威望和权力都不够,够的倒是他司马懿。

可是司马懿的政治主张很明确。

“父亲先后主政关中、荆州,父亲在军中威望极高,朝中有一派大臣是支持父亲对蜀人的态度的,大将军想要全面展开与蜀人的贸易,会放过父亲吗?”

这种主幼的格局与之前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

曹叡时代,各方势力属于分散的,多方制衡的,唯一的主心骨是曹叡本人。

曹魏的政治格局从曹叡执政,演变成曹爽、司马懿共同辅佐新帝曹芳。

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重臣已经是当众宣布的大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