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全身被掣肘的曹魏(2 / 3)

加入书签

也许放弃那个已经被掏空的关中,反而是明智的。

钟毓被司马师说得心头升起了一股绝望感,他沉默片刻,才说道:“李济安这个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怎么突然就冒出了如此一个全才?”

“从那以后,这个人先后活跃在关中、成都、江州,分别制定了掣肘关中、奇袭江陵之策。”

“是的,陆逊这些天对江陵围而不攻,他是想借我们之力牵制蜀军主力,自己最后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江陵。我告诉他,如果他再不出兵,李济安可能要回去了,他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是送给陆逊的吗?”

“据说诸葛亮还没死,至少还没有传出他的死讯。”

钟毓立刻明白过来:“他之所以如此,就是想阻断一段时间内的河道,让洛阳短时间内缺粮和商品?”

只是关中那个空壳子,对于大魏的确已经是一个累赘了。

这么一个人,怎么会做这种蠢事呢?

“这个李济安够阴险的,他不在陈留俊仪的多条河流河流汇聚处下铁桩,而是不辞辛劳跨越各郡县。”司马师叹了口气,“这显然是要拖延时间,现在兖州、豫州、扬州、徐州等地都刚丰收,无论是税粮还是商品粮,都会有相当一部分运输往洛阳。”

“蜀军兵力也不少,我们若再从博望调兵,蜀军恐怕要分兵到博望了,若是博望失守,我们不仅要被敌人包围,蜀军后续还能增援现在被孤立在中原的李济安了。”

“关中不治,则西线不宁。现在想要再治理,已经没有机会。”

“青龙二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上,听说他医治好了诸葛亮的病,然后进入了诸葛亮的幕僚中,围田种地,修城防御,以守待攻之策,就是他提出来的,那一年我们打得非常被动,连先帝都御驾亲征,最后蜀军还是在关中扎稳脚跟。”

“从洛阳调运过去的粮食,又能填补多少呢?所有商品的价格都暴涨,我三个月前查到,曹爽在凉州的时候,就跟蜀人有大量的精盐往来,曹爽在凉州收购精盐,又转手从卖到河西和关中两个地方。关中民间蜀钱的数量,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

刚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司马师心中也很复杂,认为从西线调兵实在是自毁长城,但转念一想,这个局面只能从西线调兵。

“那我们现在要不要回师一部分兵力到中原?”钟毓道,“我们兵力充足,调一批到中原,围剿李济安。”

“去年一整年,洛阳给关中前线调拨了三百万石粮食,中途损耗了一百万石出头,问题是现在洛阳的蜀钱也多起来,导致洛阳粮价上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