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汉大司马大将军李衡(2 / 4)

加入书签

至于武昌,那得到明朝中后期,才赶上江陵的地位,在这个时代成为帝都,几乎不可能。

大殿内陷入沉默,没有人说话。

直到好一会儿,蒋琬才说道:“大将军在荆州养十万精锐,数次击败魏军,我方已取得进攻优势,魏军不敢南下。”

杜琼却笑道:“荆州之兵乃是边军,若朝廷到了荆州,禁卫军与边军如何相处?还是说,将荆州之兵编入陛下的禁军?或者再增加新的兵力?”

董允道:“杜公所说的,迁都到长安,也会面临。”

为了养开封的百万大军,北宋大力开发从开封到两淮的运河。

若迁都洛阳,已经淤堵的隋唐大运河,却无法满足这个国策。

而且安禄山在造反的时候,已经告诉赵宋的高层,你敢定都洛阳,我只要切断运河,你就得饿死在那里!

如此说来,内重外轻的目的是在守京畿稳定,只是三冗问题后来愈演愈烈而已。

再回来季汉选择迁都这件事上,国都的选择,必须有战略防御纵深,以及足够的田来做支撑。

“若迁都长安,魏军大举西进,前线粮草不够,朝廷可随时退居益州,再以长安为前线,继续与魏军对抗。但若在江陵,魏军切断长江水道,后路在何处?”

这下大殿再一次陷入沉默中。

双方无非都围绕着一个安稳在争论。

毕竟如果京师不安稳,或者连后路都没有,风险太大。

至于按照大明朝的天子守国门,北京距离山海关尚有六百里。

那么,杜琼所说的的确就有道理了,江陵、建业都无法满足。

在明朝,江陵所在的湖广省是天下粮仓,明朝有谚语:湖广熟,天下足。

但在三国时期,江汉平原周围可不算完整的鱼米之乡。

云梦泽在这个时代的面积还很大,那些刚退去的地方,则是沼泽地,根本无法满足充足的农业。

所以,这里除了有楚国这一个强大的政权以外,以后都没有再出现强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