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使我富贵荣华 第55节(2 / 4)

加入书签

临近年关, 桃溪村里面也是一片喜气洋洋,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忙忙碌碌的准备着过年的东西呢。

沈佑前面大兴修路,自然是少不了桃溪村的。而且因为自己就是出自桃溪村, 心爱的家人都在桃溪村, 所以对于桃溪村自然是有着特别的感情, 更加重视的。这般, 在规划桃溪村的路线, 以及修路的时候, 沈佑就是亲自上阵的。而且, 他本身出自桃溪村,对当地的地形就更加熟悉, 所以自己设计修建起来,也是更加得心应手。

路修通了, 生活便利了,桃溪村的村民好多都得到了好处。他们可以将吃不完的蔬菜水果弄到镇子上去卖, 因为有固定的车辆, 车费也很便宜,也能卖点银钱, 让生活更好上一些。而且, 沈佑不仅将桃溪村的路好好兴修一番, 还在桃溪村里面设计建造了一些公园景点, 在纯天然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艺术加工,让本就漂亮的桃溪村,越发建造得跟仙境一般。

这般桃溪村竟然有很多外人过来游玩, 一来是这里的景色独特, 是个踏青出游的好地方。二来这里是沈佑的老家, 大家都想要来看看是什么样的地方,能够培养出沈佑这样的人才来。所以桃溪村平日里面还挺多人过来游玩的,这也就是到了年关的时候,大家都呆在家里准备过年了,才没怎么看到外人了。

长乐郡主后面只能退而求其次,选了个年轻俊秀的进士嫁了,后面更是生了一个儿子,听说如今日子也过得不错。长乐郡主因为沈佑丢了这么一回丑,最后也还没教训到人,心头早就憋着一股气了,如今听到沈佑连连传来好消息,到处都是夸赞沈佑的人,更是恨得不行,在家里都撕碎了多少张帕子了。但也没办法,原来就没办法教训沈佑,更何况沈佑如今如日中天,更是不敢去动,否则平白就要惹来一身骚了。正是因为如此,长乐郡主越发不爱出门了,整日呆在家中,等着看哪天沈佑能落在她手上,定然要叫对方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另一边,清华公主因为当初和长乐郡主打赌,总觉得是自己的缘故连累了沈佑,因此一直都有在关注沈佑的情况。

越是关注,越是知道,越是清楚了解,清华公主越是对这个人感兴趣。她的心已经被对方勾了起来,她想要近距离的接触对方,想要去看看这个人是不是和传闻中的一般惊才绝艳,世外无双,无人能出其右。他想要去亲自看看,心中起了这个念头后,很快就生根发芽,慢慢的生长着。

而当天仙配传入京城,清华公主去观看了天仙配后,那颗慢慢生长的小树苗瞬间长大,成了一棵大树。她心中的这个念头,也成了执念,她想要去见一见那个人,只是见一见就好。这般,清华公主就真的打算去了。

只是,如今已近年关,这种时候她肯定是去不了的。任惠帝如何宠爱她,也不会让她这个时候出宫,去远在千里之外的元安县了。那么,只能等过完年后再找机会了。也只能如此了,清华公主将这个心思按捺住,一天一天的数着日子,等着过完年,等着去见她心头一直好奇的那个人,是不是真的有想象中的那般好。

这样,过了半个月,《天仙配》就准备在元安县登台表演了。为此,沈佑早两三日,就让人在县城内找了一块空地,搭了一个巨大的台子,到时候就在这上面表演了。

《天仙配》虽然还没有演出,但是名声早就传到外面去了,所以得了准确的演出日子,那日广场上就聚满了人,等着看演出呢。

《天仙配》篇幅较长,一幕是演不完的,沈佑为其分了六段,遂戏班子得演出六次,这个故事才算完。

第一出终于是在万众期待里演出了,不论是角色还是故事,都很不错,观众们看得极为着迷,纷纷鼓掌。

正看得津津有味,高潮迭起,心潮澎湃的时候,故事竟然戛然而止,而且还是停止在最激动人心的地方,顿时一个个都傻眼了。这个时候已经谢幕了,老班主亲自出来,给大家说明了这出戏子一共是有六幕,今日第一幕已经结束。欲知后事如何,请明日再同一个时间过来。

而沈佑这边,他也在琢磨过年的事情,他在想是依旧将人接过来过年,还是自己回去过年。想想,也很久没有回去了。如今手上的事情,倒是也没有特别急的,回家过年呆个几日的时间也还是抽得出来的。他常年在外的,也没有陪伴家人,如今过年了,再让人赶过来,也太不合适了,他自己心里也过不去。遂沈佑决定今年回去过年,在家里好好热闹热闹。到时候,将外公一家请过来,将姐姐姐夫也都请过来,大家热热闹闹的一起过年。

想到又是一年没见,沈佑心头当初对沈青的那种愤懑不满都淡化了。毕竟是血脉至亲,当初沈青也是竭尽所能的帮助过原身的。而且,沈青的这种性格,大概就是谁弱谁有理,她就倾向于谁的性格。那也没办法了,谁让是自己的姐姐了,能帮的就帮一些吧,一家子还是和和美美的好,不然他倒是舒服了,可怜的还是秦氏。

沈佑打算回去,好好的敲打敲打那田家,好好的将这又长又臭的恍若裹脚布一般的田家给规整规整,别再给自己一家子招烦就是了。

这般,沈佑收拾了一番,带了好些特产,弄了两个马车,就悄悄的往桃溪村去了,想要给大家一个惊喜。

第89章

大家顿时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心中都想着明日还要趁早来,占个好位置才行。

而也是今日,在《天仙配》演出的这日,沈佑彻底名声大噪,传遍大江南北,因为水泥,因为玻璃,更因为沈佑研究出了高产的稻谷。这些功绩,已经足以让沈佑载入史册,名扬千古了。沈佑如今在民间的声望已经很高了,不仅是达官贵人,就是民间百姓,地头农户都知道了沈佑的名字了。毕竟提高粮食产量,这可真是太大的功绩了,以后再也不会有饿死的人了。

而且,粮食增产不会止步于此,沈佑还会继续研究。也许将来,粮食产量甚至能增加一倍,那个时候,得是什么好日子啊。遂,沈佑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很是高大。怕是沈佑造反,他们都不会有意见。

……

京城里面,也时常有人在谈论沈佑。就连闺阁中的小姐,也对沈佑的事情知之甚详,这就不免让人想起了长乐郡主曾经在沈佑中了新科状元郎,跨马游街时看中对方,欲招对方为胥的事情来。本以为是一桩郎才女貌的美满姻缘,没想到竟然被拒绝了。而且拒绝了紫衣侯府和长乐郡主后,沈佑还能全身而退,这就有些厉害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