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走出枣儿沟 第10节(2 / 4)

加入书签

一般五天左右,黄豆就能完成发酵。

五天后,谈湘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纱布。

发酵后的黄豆都粘连在了一起,表面上会附着着一层黄绿色的菌丝。

沈南星说这次发酵很成功,没有一点黑霉,谈湘这才放心了。

“是呀,妈,你就在家帮帮阿湘吧,这里离不开你,家里的藤条和竹片用的差不多了,明儿个我再去山上多砍些。”谈国青也舍不得自己老妈出去受罪。

沈南星想了一下,采茶的确还不如编果盘来钱快,在家她还能照看着菜地,还能做饭,也就打消了外出采茶的念头。

如今谈湘小推车上的产品那是越发的琳琅满目了,除了果盘和竹杯,茶盒和梳妆盒也上架了,还有时尚的藤编手提包,前不久谈湘就以五块钱的价格卖出去了一个,为此她高兴了一整周来着呢!

生意这么红火,不可能没有眼红的,可这是人家的本事百日萌团队整理本文,欢迎加入以耳吴以丝衣死以尔,学不来呀,这编织的手艺,可不是看看就会的,于是村里人在尝试失败后也就都放弃了,想着还是等着秋收后卖红枣吧。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又到制作黄豆酱的时候。

在沈南星的手下,果盘可以是任何形状的,手拎包也已经列入计划,在谈二牛手里,竹杯可以做到媲美玻璃和陶瓷杯,摔不破,用不坏,手提箱也在准备中了。

而谈国青则是负责上山砍竹子,割藤条,谈香负责销售,一家人齐心协力,井井有条,在大家的支持下,这笔小生意渐渐走上了正轨。

卖果盘比做种地来钱快,可在庄稼人眼里,田里的活还是第一要紧的,种田才是根本。

火车的停靠本来就是个意外事件,这生意能做多久没人知道,而地就在那,如今又赶上了好政策,只要勤劳肯干,就不会饿肚子,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真的是被饿怕了,谈湘理解这种执念。

时间来到了立夏,田里春耕的活计暂时告一段落,可勤劳的农民们可不会就这样歇下来,以前饿肚子饿怕了,为了都攒点家底,他们一刻都不敢停下来。

谈湘跟着沈南星开始制作黄豆酱,今年她们准备做十斤黄豆的量,这样可以吃到来年开春了。

将黄豆倒在竹筛上,把坏掉的挑出来,挑好的黄豆放进木盆里,用水浸泡一晚上。

等到第二天,黄豆就已经泡发好了,将黄豆用漏勺从盆里捞出来,放到铁锅里蒸熟。

蒸熟后的黄豆再次平铺再竹筛上,倒入面粉。用手将黄豆和面粉搅拌均匀,使得所有面粉都均匀的附着在黄豆上。

将裹满了面粉的黄豆铺在纱布上面,铺好后包起来,包紧实,放在通风又避光的地方,让它们发酵。

在给小麦做完除草施肥,种完油菜,种好玉米后,谈二牛又种起了大豆和花生。

而沈南星在将屋后的自留地种的满满当当,连院子外墙角也没放过种上了丝瓜和南瓜和冬瓜后,又打算跟着同村的姐妹们一起,去十里外的茶园打工。

一天一块钱,包吃包住,对于庄稼人来说算顶不错的活计了。

采茶是个辛苦的差事,谈湘舍不得奶奶吃苦,坚决不同意她跟着一起去。

“奶奶,卖果盘挣的不比采茶少,还不用翻山越岭的,我们不去好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