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导演一刻都不能离开剧本(2 / 2)

加入书签

由此可见,就像战士手中的钢枪一样,导演一刻都不能离开剧本!

“哎!泉泉,电影再怎么拍,最后还是需要演员的表演。所以说,导演就是个屁,编剧、制片都是屁!只有你们演员最重要!你们的片酬最高!你们最厉害!哈哈哈!”

“骗子!”元泉笑啐了一声。果然,男人就是欠收拾!呵呵!

……

其实这些话,全部都是容光的经验之谈。

像港片的黄金年代,那些导演收工后,往往会呼朋唤友大排档,经常探讨剧本,很有着那股创作热情,导致优秀作品、优秀导演层出不穷。

元泉:(=???=)▄︻┻┳━·.`.`.`. biubiubiu

作为钢铁直男,容光只懂得直来直去。就凭这个傻妞只能看懂演员个人剧本?就算出现奇迹,她也绝不可能当上导演。

别用郭小四、韩瀚这样的作家导演来举例。

暂时不论他们作品的口碑。不说他们本身就有固定的文学作品粉丝群体。也不提数码摄像设备的普及,大大降低了导演的门槛,还有他们身边的一大群专业人士作为助理。

光看看,作家编剧本来就是触类旁通,算是同一个行业。另外许多作家本身就是体验派。他们需要体验人物的性格来进行创作文学作品的。

然而等后来功成名就了,他们就一心想着内地捞金?甚至自己内部都王不见王,自抬身价。就不说其他的那些因素,光这样的创作态度,烂片横行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反而是内地三大名导:你可以说,某位光会拍画面,不会讲故事。你也可以说,某位乱改剧本,拍出不知所云的烂片。但他们并没有躺在以往的荣誉和名声中,确实一直在琢磨剧本,常年保持住了创作激情。起码在创作态度上,还是很让人敬佩的。

而新生代的三大名导,宁皓在拍广告、拍mtv的时候,照样精心打造剧本,从未有过敷衍了事。这才磨练出了《疯狂的石头》,一鸣惊人。

徐铮虽说编写剧本是弱项,但他挑剧本的眼光可谓是独树一帜。你可以看看他的影片,无论是演员、导演,还是监制、投资人,清一色的口碑票房双丰收。

至于陈思成?就一句话——除了男女方面的私德不怎么讲究,他全身几乎都是天赋!

这就像体验派的演员,转职成为导演,就比较容易获得成功一样。

至于杨.齐人之福.子?不去看看监制是谁吗——徐铮铮哥?无论是业内,还是圈外吃瓜众,基本上都认为这就是徐铮作品吧?

“容光,我告你,我可以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哼哼!”元泉咬牙切齿的指着某个作死男。

“呵呵。我错了。”容光很没骨气的直接认输,晚上滑溜溜香喷喷不好吗?

“你错在那儿啦?“元泉憋着笑,继续不依不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