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2 / 7)

加入书签

秋语忙关切道:“娘娘可是冷着了?奴婢去加些红箩炭罢。”

“无碍。”我摇摇头,徐徐喝着猪心嫩姜粥,吃着何芹,对灵雲道,“去把黎珍叫来,我有话要说。”

一弯新月宛如一叶玉琢的小舟,翘着尖尖的船头,在深夜的静湖中滑行。

彼日这般景象,我自是欣慰,慢慢走开,不去打扰她们母女二人难得的独处时光。

……

康熙十七年正月初五。

彼日是元宵,但我因着昨夜着凉感冒,着实不宜出去,便遣了秋语去禀告皇后,能否不去参加家宴,皇后倒是同意,还赏赐了一柄玉如意给我安神。

晚膳时分,我端坐在楠木雕缠枝宝相花绣墩上,大致瞧了紫檀木圆桌,主食是萝卜火腿粥,另有四荤四素:竹荪雪鸡汤、酸梅芋头焖鹅、雪月羊肉、虾仁蒸蛋、虎皮花生、腌黄瓜、何芹炒腊味、虾籽冬笋。

我如实道:“皇上常佩戴一个虎骨扳指,一日臣妾提起药膏缺少此物,皇上便摘了下来给臣妾磨了些许粉末。”

太皇太后闭目轻嘘:“似乎有海棠的香味。”

我温然一笑,道:“太后好灵的鼻子!臣妾瞧着上林苑的西府海棠开得正好,便摘了些晒干研磨成香粉,太皇太后不喜药味又不喜香料,所以臣妾想了这个法子。”

“宁嫔有心了,哀家试试。”

太皇太后平缓地说着,笑容一如既往的浅淡,维持着疏离的客气,像冬日里的毛太阳,明亮,却没有热度。

我夹起一块雪月羊肉吃了,虽然肥而不腻、鲜嫩多汁,却不是往日的味道。

奇道:“这仿佛不是胡玉娘做的罢?”

秋语侍立在身侧,取过一个素面描金琉璃小碗,为我舀着猪心嫩姜粥,轻轻道:“是的,胡氏因家中有丧事,回老家发丧去了。这是御膳房新拨来的厨子做的。”

我咀嚼着一颗酥脆的虎皮花生,道:“新来的厨子?人品如何?”

“奴婢已打听过,那厨子名叫黎珍,是土生土长的福建人,在这宫里已当了三年差。为人么,倒也是安守本分,是个实诚人。”秋语将粥品端到我面前,氤氲的热气扑向面来,鼻头一痒痒,打了个喷嚏。

出了慈宁宫一路回宫,绕过长街,经过莲姿殿时,倪霜正抱着贞宜轻轻哼唱,引得小人儿笑个不已。

那是《莲叶何田田》,从前南府戏班的歌伎娓娓唱来,甚合她的心意,那词曲记得分明。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中有双鲤鱼,相戏碧波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莲叶深处谁家女,隔水笑抛一枝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水覆空翠色,花开冷红颜。路人一何幸,相逢在此间。蒙君赠莲藕,藕心千丝繁。蒙君赠莲实,其心苦如煎。”

一树梅花粉色堆拥,又仿佛大片被艳阳照过的云锦,芳菲千繁,仿佛轻绡舒卷。

倪霜自打那夜之后便一直未出启祥宫,心情也是萎靡不振,我放心不下,日日都前去看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