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雒阳艰难(2 / 3)

加入书签

张绣也不敢多嘴,只是阴鸷地提了嘴:“叔父,此去南阳会途径梁县,杨奉素与您有仇怨,咱们不若顺道去梁县抄掠!”

就连天子和百官们全靠曹操、孙策、张扬、刘表这几位诸侯送的那点少的可怜的粮食接济。甚至尚书郎以下的官吏都必须靠自己樵采生存。

时局维艰啊!

天子犯了难:“钟卿,你们就不能想个法子吗?张济护驾有功,郑实在不忍让他心寒!”

韩暹出列阴阳怪气道:“陛下,张济要走,让他走就是,朝廷没有粮食养不了闲人呀。”

这次没有人站出来反驳,就连杨彪、钟繇、赵岐这些公卿都盼着张济赶快离开雒阳。因为他们都担心张济麾下的士兵吃不饱闹事!

朝廷从各路诸侯那里得来的粮食,每次都优先发给韩暹和董承所部。

张济和他手下的将士对此一直感到不满。

如今张济已经忍不了了,再不想办法解决缺粮的问题,他手下的士兵怕是都要起来造反。

所以,张济决定带兵南下,去南阳等地劫掠。

天子不想让张济走,因为张济、韩暹、董承、杨奉等人虽然桀骜,但是却是他手里为数不多的军事力量。

天子扫视下面群臣,知道他们都不想张济留下,只能无奈地说:“既然如此,那你们告诉张济,就说郑准了!”

天子在内心叹息:哎!时局维艰啊!

午后,张济得到天子恩准,于是召集自己麾下的五百西凉骑兵。

他的侄子张绣对问张济:“叔父,我们真的要离开雒阳?”

张济点头:“韩暹、董承不待见咱们,咱们自去南阳寻出路!”

天子很清楚,要想在这个乱世重振汉室,军队是必须的。

天子对众臣说:“诸位爱卿,秋收将至,你们看是否想个法子让张济再坚持坚持,等到秋收后定会有粮的!”

这时御史中丞钟繇站出来提醒他:“陛下,雒阳民少粮寡,即使秋收,臣预计从百姓那里收上来的粮食远不够支撑各军!”

钟繇说的没错,雒阳经过董卓之乱后,百姓死的死逃的逃,估计现在整个雒阳只有五六万人。

就算这些人全都是青壮年男丁,也养不起董承、韩暹、张济三人的军队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