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董承劝说(2 / 4)

加入书签

“他攻打逆贼袁术,是弃暗投明。遣使入京,是忠君爱国,陛下何不召他入京辅政?”

阳安殿内,经过短暂的沉默后,国舅董承再次正声道:

“陛下,而今还有一人,可匡扶汉室!”

天子顺着董承的话问::“哦?爱卿所言何人?”

董承郑重地说:“豫州刺史孙策!”

天子坐回座位,对董承道:“此人郑知道,郑到雒阳后,他还遣师友从事赵咨携贡赋入京面圣。”

天子问董承:“爱卿,即使郑下诏诸侯,诸侯们真的愿意送粮入京吗?”

不待董承回话,天子就继续讲道:

“郑东归路上,历经艰难万苦,除了在座诸位臣工,唯有大司马张杨算得上忠臣。

“河北袁绍,只顾攻伐同僚。兖州牧曹操,自顾不暇。汝南袁术更是侵攻扬州,涂炭生灵!

“还有那荆州牧刘表……”

董承笑着说:“正是此人!”

天子问他:“爱卿,孙策虽曾遣使入京,使者也向郑夸耀过孙策的忠义。

“但那都是一家之言,爱卿觉得孙策此人如何?”

董承回答:“陛下,豫州刺史实乃忠义之士也!

“其父故乌程侯孙文台,有武功,知恩信。孙策子承父优,能征善战,又识大体。

说到此,天子更是愤懑不平,他起身道:

“刘表此人,身为宗室,先坐视董卓祸乱京师,后坐观郑沦落李郭二贼之手!古往今来,天子宗室有类此人者,唯濞、戊二贼也!”

天子心里苦啊,若不是刘表对天子的遭遇无动于衷,天下丧乱何至于此啊!

殿内群臣包括杨奉、韩暹在内,大部分还是心向汉室的。他们听天子诉苦,心里也跟着难受,更有甚者暗自落泪……

天子将众人的表现看在眼里:这些臣子,还是可用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