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江北议事(2 / 3)

加入书签

高岱判断:“刘勋兵微将寡,必不是曹操对手!”

刘基点头:“高先生所言极是!然而吾与阿爷已定策‘联曹击袁’,是否插手沛国,还请诸位先生议一议。”

诸葛亮微微一笑,聪慧如他自然一下子就明白了刘基的意思。

诸葛亮拱手道:“刘君若要托亮游说桓伯绪,亮必不推却!”

刘基点点头:“基所求正是此事,那就拜托葛君啦!”

为何让诸葛亮前去长沙。

一是因为诸葛亮还未出仕,可以掩人耳目。

张昭回答:“长沙人桓阶,桓伯绪,荆南士人之冠冕也。其祖超,历任守相。其父胜,桓帝任之为尚书。长沙桓氏,荆南名门者也!

“孙文台任长沙太守时,举桓阶为孝廉,除尚书郎。父死还乡,闲居长沙。大都督若得此人相助,必能说动张羡!”

刘基想起来了,曹魏大臣桓阶不就是那个让张羡起兵反叛刘表的人嘛!

孙坚对桓阶有提携之恩,黄祖射杀孙坚后,还是桓阶帮孙家人找刘表讨要回尸体。

后来桓阶鼓动张羡反叛,多半也是为了报答孙坚的提携之恩。

二是正好让诸葛亮去历练一下。此时的诸葛亮还年轻,远没有达到后世“诸葛武侯”的境界,所以刘基需要给诸葛亮“练级”。

以诸葛亮的才智,游说桓阶不难,但此行贵在增长见识,也是很好的历练。

之后,刘基又和众人说起中原和北方的传闻。

“吾得到消息,兖州牧曹操已经出兵沛国,攻打刘勋。

“刘勋令客将高顺、魏越前往抵挡,双方交战于太丘、砀山等地。”

这些士子间的传闻,还得是张昭这样的名士了解啊!

刘基赞扬张昭:“子布先生不仅饱谙经史,还博闻多识,若无子布先生提示,我等恐怕是不得要领呀!”

其余三人也都佩服张昭的博学,其对于海内名士的信息可谓信手拈来,不愧是经世鸿儒。

既然要争取桓阶的支持,那么就要再派人去游说桓阶。至于游说的人选嘛,刘基顷刻间就想好了。

刘基看向坐于末席的诸葛亮,对他说道:“葛君,基有一事想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