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习氏(2 / 3)

加入书签

而如果刘琮真的有能耐团结荆州力量,举兵反抗曹操,恐怕后面也没赤壁之战什么事儿了,光一座襄阳城就够魏武头疼的。

后世蒙元攻南宋打襄阳打打停停,足足打了三十八年之久。虽说荆州的实力远不及南宋,蒙元的实力也远强于南下荆州时的曹操。但荆州单靠一座襄阳城坚守个两三年应该还是很轻松的。

若能再联络江东、关西、辽东等外援,说不定魏武直接就折戟襄阳了……

有鉴于此,刘基是真的不愿意强攻襄阳!

“嗯,若习氏真能劝说襄阳望族转投于吾,那本刺史平荆州之战,习氏当居首功!”

现在刘基最担心的事,便是刘表据守襄阳做困兽之斗,要和刘基拼个鱼死网破。

宜城之战,刘基斩俘万余人,把蔡瑁驻守江陵的部队打成大残,但刘表的部队保存得还算完好,襄阳本部兵马还有不下万人。

现在刘表无力阻止刘基吞并南郡位于襄阳城以南的所有县邑,可如果他龟缩襄阳,刘基也不好啃这块硬茬。

在进入宜城之前,刘基就已经和刘晔商定了接下来的作战计划,那就是先南下扫平南郡各县邑,再集中兵力北上围攻襄阳。

而习珍的投效则给了刘基一条选择,即通过习氏的人脉,勾连襄阳望族,让他们从内部瓦解刘表的统治。

刘基对习珍做出了承诺,而习珍得到承诺当即大喜道:

“下官这就书信族人,让他们游说襄阳,助刺史攻取襄阳!”

“善!”

……

其实在习珍之前,襄阳城中就已经有人在暗中联络刘基了,但那些人都是些小鱼小虾,不像习氏这般有影响力。

这也很符合豪族们的性格,只要不是敌兵打到城下,豪族们还是倾向于原来的主君,因为合作时间久,知根知底有保障。

但豪族们同样不会死抱着一棵树,习珍在宜城等着投效刘基就很像是襄阳习氏提前布下的棋子!

对于习氏抛出的橄榄枝,刘基没有不接的道理,要想兵不血刃地拿下襄阳,襄阳豪族们的支持至关重要!

历史上刘琮就是被襄阳士族们撺掇着投降曹操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