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徙民(2 / 3)

加入书签

然而曹仁十分善于防守,袁绍的军队一直打到现在也没有打下汲县。但在经受了袁军长达三四个月的猛攻后,城中的守军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

汲县守军还在坚持的原因,乃是因为曹丞相颁布的军令中,但凡将军无恙而士卒擅自逃跑、投降的,都会被连坐三族!

其实各家诸侯都有颁布类似的法令,可是其余诸侯在执行力上,就没有曹丞相那么严格了。

自建安元年起,曹丞相就广泛地进行民屯和军屯,这变相地加强了曹操政权的户籍管理制度。

士卒们的家人,其名字基本都在官府的籍册上。官府很轻松就能找到逃兵降卒的家人,然后对他们的家人采取严厉的惩罚。

战场后方,刘基站在悬崖上观望铁城的战斗,每当有淮西营的士卒跌落山涧时,刘基的手都会不自觉地捏紧一下。

在他身旁,素知刘基心思的刘晔开口道:“主公,慈不掌兵。黄金戍围虽然难攻,但却是通往汉中的必经之路,主公将来只需要善待将士们的家眷就好。”

刘晔的话开导了刘基,他叹息一声道:“哎,也只能如此了!去告诉将士们,此战战死者,我给他们发双倍抚恤!”

“主公仁慈至此,将士们安能不效死?我这就去传达主公的军令!”

刘基微微顿首,沉默着不再说话。

这些惩罚中最轻的,那也是男子作奴,女子充妓,杀头更是常有之事。在这般严苛的律令下,曹军士卒鲜有敢于在将军之前投降和逃跑的。

汲县的守军倒霉就倒霉在,他们的顶头上司是曹操的死忠曹仁。作为曹操的从弟,曹仁是决计不会投降的。

深谙兵法的曹仁也很清楚,他守住汲县会对曹操产生多么大的帮助,所以他千方百计地鼓舞士气,号令将士们死战不降。

现如今汲县城中的守军仅剩下了三千人,而且这些存活下来的士卒基本个个带伤。

他望向铁城的上方,在黄金峡的山巅,还有一座黄金戍在等着被攻取。

黄金戍上飘扬着的“张”字旗,仿佛在宣告此地乃是五斗米道的南天门,任何欲图进入汉中的敌人,都将被阻隔在黄金戍围之外……

……

就在刘基督兵进取汉中时,并州河内的战场上,邺侯袁绍也在猛攻汲县!

去岁冬季,袁绍包围汲县,河内太守曹仁坚守不出,袁绍只好选择强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