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河西(2 / 3)

加入书签

所以曹操的主力军还是驻守在蒲津渡,总共两万人。

右贤王去卑素来亲近大汉,因此即便袁绍入主并州,去卑手下的匈奴部落也没有向袁绍投诚,而是跟着钟繇一起跑到了河西。

南匈奴内附后久居并州,对于河西、河东、上郡等地的地形了如执掌。

再加上袁绍刚刚重掌河东,对于当地的控制力还不够强,所以右贤王部的匈奴人总能找到空子溜入河东侦查敌情,替曹操搜集情报。

时间一直流转到初夏,河水两岸的气温逐渐回升,挑动天下人心的蒲津之战,愈发有种要迎来决战的感觉。

因为袁绍不仅在蒲津布下重兵,还分兵前往龙门渡、风陵渡扎营。

而且,以冀州和幽州的富庶,袁绍再强行征召个三五万新兵增援前线也不是不可能!

朝廷终究还是底蕴不足啊!

自从进入关中后,除开开头的一两年,此后数年朝廷都在和袁绍交战,基本没有修养生息的时间。

曹操感觉即便此战能够击退袁绍,今年秋后袁绍再来侵攻的话,恐怕自己就难以抵挡了……

其实曹操很清楚,现在袁绍只要收兵,然后守住蒲津和孟津两处渡口,让自己没法夺回河东和河内两大经济重镇,那自己肯定会被袁绍活生生耗死!

龙门渡便是四年前马超以精骑绕袭郭援的渡口,位于蒲津渡以北二百余里,陕北高原脚下。风陵渡则在潼关对岸。

袁绍再次兵分三路的做法,让曹操不得不做出应对。

虽然曹操不知道袁绍在各处渡口实际布置了多少兵马,但曹操坐镇关中数年,对各处渡口了如指掌。

各处渡口分兵多少就能守住,曹操早就和手下郭嘉、荀攸等谋士探讨过。

首先蒲津渡依旧是最重要的,因为唯有水流和缓,两岸平整的蒲津渡能支撑数万大军渡河。

所幸袁绍好像并不清楚这一点,对方只想一战竟功,所以曹操感觉还有机会!

并且曹操感觉这是最后能够让自己绝地翻盘的机会了!

袁绍想要一战而竟全功的念头,给了曹操与袁绍一战决雌雄的机会!

虽然曹操手里在河西只有三万兵马,而河东的敌兵是己方的一倍多,曹操也决定要趁此机会歼灭袁绍!

只是曹操还没找到办法,所以他以朝廷的名义传令匈奴右贤王去卑,让其广布游骑,探知河东军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