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标准、规则(1 / 4)

加入书签

“真要这么做么?”段无丙也询问。

“呸!说什么话!”秦虎冷哼,一瞪段无丙,“小朝的主意,还错得了,虽然我也觉得好像没必要,可反正小朝的主意定然错不了,错了也比别人正确,嗯,就是这样。”

“无丙,听小朝的吧。”秦启也低声道。

秦启、秦虎这么一说,秦龙、段无丙虽然疑惑,可还是点了下头:“也罢,以后便都写白话文。”

“不带注释就可能理解错误,可带了注释。”秦朝鼻子里哼了一声,“带了注释就没理解错了么?孔圣人、老子他们的经典名著,你们真的懂他的意思么?那些汉晋隋唐宋国所作的注释,真的就是孔圣人和老子他们的真正意图么?”

秦虎等人一震,确实,所有的诠释都是后人研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与想法得出的假说,是不是符合作者的真正观点,还真的无人知晓。

“一本《论语》自汉以来,各朝各代郑玄、何晏、朱熹等很多大家对其进行注释,各持一言。”

古文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精确,这种不精确用来写诗词,写《论语》、《道德经》等文体是很好,反而让人读来有一种文采飞扬,博大精深,深不可测,甚至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悟的感觉。所以朱熹可以给《论语》作注,程树德、杨树达、郑玄、何晏、邢昺、刘宝楠……等一代代的读书人一旦不满前人的注,也可以给其作注。

《论语》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多维化。

(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幸福武侠》更多支持!)用古文写不好?

这天底下的儒家文化圈,哪一个人从识字起读的就不是‘古文’。《千字文》,《劝学》、《百家姓》,哪一个不是朗朗上口,和白话有着巨大的区别?

没错,这时也讲究文理通顺,用词浅显易懂,大宋甚至掀起古文运动,就是改良那种文字艰涩难懂的情况,可是即便是喻为天底下最为通俗接近口语的宋朝‘语录’体,也只是相对难懂的古文而言,他们和真正的白话还是有着巨大的区别的。

决定学问人和普通百姓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不是识字。

文采上很强悍。

可科学论文。

这种直观一维化,‘枯燥乏味’不能有任何歧义的文体上……

“阻碍古代科技快速进步的关键原因之一便是没有能直接准确描述事物的‘论文’体裁。”想着前世一位高人全宏荣的话,秦朝便忍不住感叹。

“小朝……”秦龙的声音响起,虽然想通了为何很多古文要注释,可是不是非要用白话文,他还是有些疑惑。

而是识字的基础上懂古文,通经典。看不懂经典古籍根本就只能算是识字而已,入不了读书人的圈子。

“古文惜墨如金。”秦朝面色很严肃,“它讲究炼字,美感,要压韵,对仗,有音律感,这是好事,特别是放在典籍、文学、历史、诗词赋,散文等上面,神妙而不可言,可你们也看到了,我大理购自宋国的书籍,都是必须带注释的。”

“注释!”四个少年一怔。

其实不止购自宋国的书籍带注释,便是佛经,道藏,大理国自己印制的,也很多都带了注释,没带注释那是因为天龙寺自己用,寺内有的是大师傅。

所以可以口口相传解释经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