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 飞越太平洋(3 / 3)

加入书签

1908年9月26日。在美国陆军少校麦克阿瑟的注视下,两架闪亮着夜航灯的大中华帝国陆军航空兵轰炸机飞临旧金山上空。当然,轰炸机不是来搞破坏的。这里生活着40多万中国人!

帝国国防军飞机的到来。华侨子弟欧阳汉上校的到来再次激起了旧金山华人的兴奋情绪,几万人在简易机场周围目睹了祖国的战鹰以无比洒脱豪迈的气势稳稳地降落;目睹了英雄的飞行员们精神抖擞地从飞机里跳了下来。当飞行员们举起手向有光荣传统的旧金山华人同胞敬军礼时,几万人发出了天崩地裂的“国防军万岁”声……

不由得旧金山华人不兴奋,不自豪!英国人、日本人、俄国人先后被国防军(及其前身四川新军)打败,海拔88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被国防军征服。现在连一万多公里的太平洋也被国防军飞越!那么,谁都能够想象到以后的北极、南极。世界的任何地方都会被国防军,被中国人征服!

而实际上。很多老百姓不能充分理解这次飞越太平洋行动的意义。它除检验国防军战略空军部队的装备和人员素质外,更预示着将来在中美之间,会用飞机航线搭建起一道快捷的桥梁……

最新全本:、、、、、、、、、、

沉闷着担心了一整天的八名飞行员一下振奋起了精神,冯德忠中校的领航技术真不是盖的!硬是在几次改变航向后把编队带到正确的航线上来,与松花江号驱逐舰取得了电讯联系。

冯德忠中校没有去理会耳塞里兄弟们的喝彩声,他要专心地侦听出松花江号的位置,从而确定飞机与威克岛的相对位置。飞机,只有维持一个半小时飞行的燃料了。

“汉鹰,你们迟到了。本舰位置在威克岛正西偏北400公里处,正在回归线上。”松花江号的导航军官带着点兴奋回答着。

冯德忠迅速把计算好的航向和速度画在图板上递给欧阳汉。

“松花江,请打开导航灯,15分钟后我们将飞过回归线。威克岛上见!”欧阳汉看了一眼后带着轻松的笑意向海军说着,当然,他没有忘记给身边的导航员(也是海军)点了点头表示嘉许。

21时31分,两架“掠夺者”轰炸机在威克岛临时机场的火堆指示下,安全降落。不过,飞机在降落时产生的气流掀飞了一名美国海军军官的军帽,该中尉丢下了一句话:“中国人喜欢这样打招呼吗?”

编队在威克岛停留了一天。等待松花江号驱逐舰和快速补给舰的到来。

1908年9月24日凌晨。飞机再次起飞,航向正东偏北,目标檀香山。

当天傍晚。飞机安全降落在由民间飞行爱好者建立的一个小机场上。不过美国驻军不顾平民的反对拉起了警戒线,把民间飞行爱好者们和中国飞行员隔离开来。

第二天,在欧阳汉上校的坚持下。中国飞行员和美国民间飞行爱好者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